木刻魅力
木刻,這項古老的技藝,在木料上刻出文字,匯聚了集字、印刷、雕刻、上色等多種手法,呈現出獨特的藝術美感。刀尖如同畫筆,木材宛如紙張,不同的刀法描繪出豐富多樣的線條和紋理,塑造出形態各異的美術形象,給觀眾帶來視覺與心靈的深刻藝術享受。
非遺傳人
孫元兵現年47歲,身為萊西木刻技藝的第四代傳人。自幼在家庭藝術氛圍的滋養中,他對木刻藝術產生了深厚的興趣。過去15年間,他堅守傳統技藝,不懈追求創新,巧妙地將傳統元素與現代風格相結合,讓萊西木刻這一古老藝術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。
作品多樣
步入孫元兵的工作室,仿佛進入了一個木刻藝術的圣地。四周墻上陳列著各種木刻藝術品,其中那些經典的黑白木刻版畫簡單又純粹,古老的匾額顯得莊嚴又典雅,色彩斑斕的木刻畫充滿活力和生氣,而現代風格的店鋪招牌則創意十足,讓人目不暇接。
萊西木刻種類
萊西這兒的木刻種類繁多。既有裝飾在祠堂和住宅里的匾額,比如“世德流馨”這樣的,這些作品展現了古老的倫理觀念;還有木版畫、透雕作品以及家具上的雕刻裝飾。就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木制物品,如木制的小磕子、羅漢像、木制的手杖等,也都留有木刻的痕跡,這充分展示了當地木刻技藝的豐富多樣。
家族傳承
孫學孟,孫元兵的曾祖父,在咸豐年間因木刻技藝而聲名遠揚,他所刻的牌匾在周邊的市縣隨處可見。他的作品風格簡練木匾設計,刀法流暢,線條分明,在膠東地區頗負盛名。孫元兵的祖父在打工的同時,不斷學習技藝,雕刻技術日益提高。孫元兵的父親退伍后,投身于模型雕刻木匾設計,為家族技藝的傳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。
制作工序
木刻的制作過程較為繁瑣,首先要選擇恰當的木材,例如椴木、榆木或是松木,這些材料既耐久又適合使用。然后是木材的浸泡、陰干、裁剪以及打磨等步驟。在雕刻之前,需預先設計好圖案,雕刻過程中要掌握好力度,雕刻結束后還需打磨和上色。每個環節都需精心操作,這樣才能制作出精美的木刻藝術品。
創新發展
孫元兵承襲了家族的技藝,同時又加入了現代刻字藝術的元素。他巧妙地融合了現代的鱗鏟、條鏟等刻法與古老的刻法,不僅創新了刻法,還在用色上取得了新的成就。因此,萊西木刻既保留了傳統特色,又展現了現代氣息。他的作品在眾多展覽中獨樹一幟,吸引了眾多目光。
傳承教學
孫元兵作為非遺文化的傳承者,對傳承的意義有著深刻的認識。他親自投身于傳承工作,走進企業、學校傳授技藝,親自指導,點燃了孩子們對木刻藝術的興趣和熱情。他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讓更多人了解并喜愛萊西木刻。
有沒有親手嘗試過制作木刻作品?不妨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。另外,別忘了點贊并分享這篇文章!
相關內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