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樸工作室
經過潮州西湖工業區,眾多廠房間,一座帶有古風飛檐的門樓格外引人注目,那是辜柳希的工作室。這工作室同時也是木雕精品館。周圍,木雕藝術品井然有序地陳列,宛如守護著這片創意天地,它們見證了大師與自然的交流。
走進這里,宛如步入木雕藝術的圣地。角落里,作品靜靜地擺放,散發出獨特的藝術氣息,即便在未深入了解其背后故事之前,也讓人不由自主地被深深吸引。
經典作品呈現
工作室里陳列著那幅遐邇聞名的《清明上河圖》,此畫由五部分拼接而成,每部分長度近三米。畫作以香樟木為材,采用浮雕手法,細致入微地雕刻,人物與建筑的描繪都十分精巧。畫中人物眾多,約有八百之數手工木雕的文化傳承,他們的眼神鮮活,發絲細膩,衣紋自然,讓人難以置信,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,竟是由木頭雕琢而成。
此作品無疑是潮州木雕中的翹楚,它巧妙地將歷史畫面刻畫在木料上。每一個細節都流露出雕刻者精湛的技藝,讓人不由得對潮州木雕的卓越技藝心生敬意。
非遺榮耀之光
潮州木雕,名列我國四大木雕藝術之列。其精湛的多層鏤空技藝和金漆裝飾廣為人知。同時,它還榮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稱號。這一藝術形式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文化的精髓,堪稱潮州文化的象征。
潮州木雕經過歲月沉淀,一直流傳至今,其規模持續增長,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和喜愛。這種藝術不僅展現了潮州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,還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了這片土地上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艱辛學藝之路
上世紀70年代初,辜柳希選擇了木雕作為自己的藝術追求。他跟隨陳春炎大師學習技藝,之后又進入學府深造。多年來,他手持刻刀,以木料為載體,堅守藝術信仰。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,他最終成為了一位對藝術和生活細節都精心雕刻的大師。
在學習技藝的歲月里,他始終勤奮不懈,不斷豐富著自己的經驗,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挑戰。每一刀雕刻都磨練了他的技能,每一塊木頭都記錄了他的進步,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深感敬佩。
精湛手工技藝
木雕師傅手工制作,技藝高超,想象力豐富,全憑一雙手,不依賴圖紙,也不借助機械。辜柳希覺得,雕刻木頭是一門手藝,既要繼承古法,又要勇于創新。
從選材起步,經過初步加工,再到精雕細琢,最終貼上金箔,每道工序都需細致入微。唯有如此,木頭方能煥發新生。盡管他雙手布滿老繭,卻依舊手法嫻熟。每一下刻刀揮動,都像在給作品注入靈魂。
未來發展探索
辜柳希認為潮州木雕藝術應兼顧實用和美觀,讓傳統和現代共同進步。在實踐中,他不斷嘗試和探索,對選材、設計風格、主題內容等方面進行了多次試驗。
為了迎合愛好者的需求,他挑選了優質的硬木來打造潮州木雕手工木雕的文化傳承,并對雕刻工具和制作步驟進行了優化。此外,他還創造了一種新的金地漆配方,從而提升了生產效率。這些創新使得潮州木雕得以拓展至更廣泛的市場。這些措施為潮州木雕的將來發展指出了明確的方向。
潮州木雕的韻味是否也觸動你的心弦?不妨在評論區分享你的體驗,為這篇文章點贊并擴散,讓更多的人領略潮州木雕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。
相關內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