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物館的獨特意義
博物館是了解城市歷史的好地方,在這里,能看到各類歷史文物,這些文物展現了一個地區從古至今的發展變化。山東博物館也是珍稀藝術品延續生命的地方,館內有無數稀世珍寶,它們靜靜講述著往昔的故事,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。
郭沫若“間接”題匾
山東博物館的牌匾是由著名國學大師、中科院首任院長郭沫若“間接”創作的,當時郭沫若給博物館送去了賀詩,“山東博物館”這幾個大字出自此詩,博物館收到賀詩后非常興奮,為表達對郭老的感激以及對詩的重視,將詩中的這幾個字提取出來并放大,制成了正門牌匾。
題詩曾帶來名聲
當時,郭沫若題寫了詩,他在文壇和學術界影響力極大,這使得山東博物館名聲遠播國學館匾額國學館匾額,很多人因此開始留意山東博物館,全國各地游客聽聞其名聲前來,博物館每日參觀人數大幅增多,對文化傳播和交流起到了積極作用。
如今牌匾的困境
但時間逐漸流逝,問題便出現了。許多初次前往山東博物館的人,難以辨認牌匾上的字。有人甚至認錯字體的外形,將其當作別的字,從而鬧出諸多笑話。在網上,尤其是本地網友,時常呼吁更換牌匾,目的是防止這種尷尬狀況再度發生。
建議更換的理由
名校教授提議將牌匾換成楷書,專家學者建議換成隸書,也有人建議找現代文學大師重新題寫牌匾。換掉牌匾可吸納網友意見,能引起社會關注,進而能提高知名度,還可解決當下的尷尬局面。幾年后,大家會忘掉曾經的尷尬,會重新去關注館藏文物以及歷史文化。
反對更換的理由
也有不少人反對更換牌匾,他們覺得這塊牌匾已存在幾十年,是博物館的關鍵標志,要是貿然更換,就等于認可了網友的批評,這不僅否定了博物館文化,還對郭沫若的書法提出了質疑,在他們心中,這塊牌匾有特殊意義,也飽含著特殊感情。
山東博物館牌匾換不換這件事,引發了很多爭議,大家對此看法不一樣,并且官方還沒有給出回應。在這想問下大家,你覺得山東博物館的牌匾應不應該更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