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劍川這個地方嗎?那里有一種技藝,木雕,傳承了千年之久。它已經是我國八大木雕流派中的佼佼者。這就是劍川木雕。現在,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個充滿神奇色彩的領域。
木雕傳奇
劍川的木雕技藝歷史悠久,傳承千年。工匠們把木材視為畫布,以刀和鑿子為工具。正是這些匠人代代相傳,精心雕琢,使得劍川木雕成為我國八大木雕流派中的重要一員。2011年,國務院將其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2013年又榮獲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”的注冊。自此,劍川木雕的名聲越來越響亮。
興藝初訪
我們加入了“OPPO 非凡記憶云南非遺影像大賽采風行”的行列,來到了劍川古城的興藝木雕館。走進二樓展廳,那些精致的木雕作品立刻讓我感到震撼不已。館內設有收藏品館、精品館和老物件收藏館,一共有三個寬敞的展廳。展館里的木雕精品眾多什么是好的木雕工藝,讓我看花了眼。中午吃12元的大碗雙帽餌絲,心里卻一直想著下午還要繼續旅行拍照參觀。
展廳盛景
展館內,眾多非遺傳承者和技藝大師的杰作匯聚,木雕技藝的精妙讓人稱奇。榮譽證書琳瑯滿目,見證了劍川木雕的輝煌歷史。目前,劍川木雕已發展出六大系列,包括建筑裝飾、民間樂器裝飾、屏風木雕、壁畫木雕、日常用品木雕以及民族旅游紀念品木雕等多個領域。置身其中,宛如踏入了一個充滿藝術氣息的精雕細琢之境。
工匠風采
離開二樓展覽區,沿著通道深入,便抵達了工匠師傅的雕刻室。他們正全神貫注于雕刻,眼神中流露出執著與毅力。每一擊、每一揮、每一刨、每一鑿,都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。我們屏息凝視,唯恐打擾到他們的專注。匠人巧奪天工,木材經過精挑細選、精準切割、粗略雕刻、細致打磨、上色等工序,運用平面雕刻、浮雕、立體雕刻、鏤空雕刻等多樣化技藝,原本普通的樹木得以蛻變,最終成為精美的木雕藝術佳作。
傳習之美
走出工匠的木雕工作室,我們來到了一座布局為四合院的傳承館。一進門,便看到兩位身著民族服裝的女士正全神貫注地進行雕刻。隨后,一位年紀較大的先生走了過來給予指導,他就是聲名顯赫的段國梁大師,他是段四興的父親,同時也是我國木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者。在段大師的細致指導下,學員們一個個臉上都顯現出了那種豁然開朗的愉悅表情。
非遺感悟
我來到了劍川,開始了我的旅程。在這里,我有幸近距離觀看并記錄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——木雕的精湛技藝。伴隨著錘敲斧鑿的聲音,我完全沉浸在這份雕刻帶來的愉悅時光中。劍川的木雕不僅僅是一種技藝,它還承載著文化的傳承。它體現了工匠們不懈的追求和卓越的智慧。踏上大理的劍川之地,親自去感受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,定會成為我終身難以磨滅的珍貴記憶。
你是否也渴望感受劍川木雕那獨到的韻味?若覺得這篇文字值得一讀什么是好的木雕工藝,何不點贊并推薦給朋友?
相關內容: